设为首页 报刊投稿 微博平台

 首页 >> 新闻传播学 >> 频道首发
在跨文化对话中构筑国际传播的同心圆
2022年05月30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肖珺 字号
2022年05月30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肖珺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了国际传播的痛点、难点和趋势,使得我们在日益复杂和严峻的人类社会发展格局中保持定力和方向。“5·31”讲话以来,我们面对的国际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和诡谲。总的来看,全球交流生态面临三重挑战:疫情的全球传播、意识形态的新冷战、地区冲突的新热战,这使得人类传播再次陷入异常艰难和复杂的持续性危机之中,甚至呈现排斥、冲突、仇恨和隔绝的社会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国际传播的要务之一是持续有力地加强团结。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讲话面向全球倡议,在共建美好世界的过程中,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小圈子和零和博弈。尽管国与国难免存在分歧和矛盾,但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我们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基于此,国际传播需要不断优化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理念与方法,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和传播生态中,努力探索更加广阔的跨文化对话之路,构建一种可触达、可沟通、可理解、可互鉴的国际传播同心圆。

  其一,可触达的跨文化对话是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基础。可触达一方面需要拓宽和丰富国际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则是实现情感的相互抵达。从渠道建设看,过去一年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国际传播的路径和方法,相应的产品和内容孵化而出。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实地人文交流活动急剧减少的巨大困难,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推动与其他文化间的密切交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除Tiktok等已经成为全球对话的平台外,2021年,我国的网络文学阅读平台、跨境消费平台等正在生成新的国际传播通道。在自有平台建设外,我国对外传播还大量采用“借船出海”,采用与全球知名音视频平台合作的方式拓宽可触达的渠道。民心相通则强调情感的可触达,心有灵犀、感同身受是人类心灵深处彼此接近的直接反映,国际传播可以更好地实现情感相通。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向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致贺信中强调,努力做民心相通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可见,全人类共同价值是通向民心相通的精神内涵,可触达的跨文化对话将推动人与人之间更好的共情。

  其二,可沟通的跨文化对话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支撑。可沟通是对话双方释放善意、彼此倾听的姿态和行动,是逐渐生成共意空间的传播要件。可沟通的跨文化对话需要依托彼此能感知和接受的概念群、符号群等话语集群,否则就会陷入自说自话或鸡同鸭讲的困境。“5·31”讲话强调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从理论建设的角度,非常紧迫的工作是搭建不同文化的人群可以接受和认同的中国概念群,比如,中国食物中的调和观念、瓷器等文物中的审美内涵等,这些一直以来都是令世界人民着迷的内容,但我们未能将其很好地进行概念化处理。而对一些新近国际传播事件的研究也多聚焦表述、技术等分析,缺乏对概念、范畴的提取和深化,比如2021年的“象群北迁”事件。话语集群是全面宣介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主张的重要支撑,全球对话的可能性建立在可沟通的文化间传播基础之上。需要注意的是,伴随“元宇宙”等虚实融合传播生态的确立,全球传播将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积极参与新生事物的话语构建和规则制定,也是提升国际传播未来影响力的可行方式。

  其三,可理解的跨文化对话是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依托。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依托可理解的跨文化对话,方能逐步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国际格局演变深刻复杂。面向人际交往层面的种种冲突和伤害,具有不同价值观、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急迫地需要以一种共享的、开放的传播观实现彼此间的协商和共存。跨文化传播中的互惠性理解努力基于生活事实与文化的动态发展进行对话式理解,在文化差异中形成互补性知识,使得人们在跨文化关系中不断地丰富自我、平衡自然和社会环境。比如,自2020年以来,日本导演竹内亮持续采用“旅行体验”的拍摄模式,亲访武汉、走近大凉山,以“他者”亲身旅行的第一视角展示立体多元、文化丰富的中国。2021年,中国传统节日、传统美学符号的一系列传播创新引发了海内外的热烈讨论,中国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上展现的力量与美也向世界展现勇于挑战、超越自我、自信健美的中国力量。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在旅行、艺术和体育等人类共有的社会生活中讲述人的故事、呈现人的个性、凝聚群体形象是人类互相理解的入口,讲述更加丰满、鲜活、多元的生命故事是通往互惠性理解的建设性路径。

  其四,可互鉴的跨文化对话是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途径。文明交流互鉴观是深入理解“5·31”讲话的思想源泉之一。习近平主席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因此,可互鉴的跨文化对话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解决全人类问题的必要途径。一方面,国际传播议题需要更多地面向全球所急所需,人类在后疫情危机中共同面对的贫困、健康、饥饿、就业、教育、女性发展、环境保护等是中国进入全球对话的议题入口。2021年,以中国的脱贫故事和变革故事为议题的传播内容提升了全球对中国文化、精准脱贫等政策议题的高度关注,使得全球观众更能理解中国方案惠及全人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国际传播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可互鉴的跨文化对话。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贺词中强调,希望各国青年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已经成为全球有史以来人口最多的一代,他们通过国际传播,正在对当今时代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社会行动的演变趋向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的国际传播可以信任和鼓励Z世代更多地参与国际对话,争取尽快培养一批能走入重大议题国际对话中心的年轻人。

  在跨文化对话中构筑国际传播的同心圆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可行路径。国际传播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通过可触达、可沟通、可理解、可互鉴的文化间交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公司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大阳城娱乐43335(中国)有限公司教授)

 

作者简介

姓名:肖珺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赛)
内容页广告位-中国与世界.jpg

回到频道首页
中国社会科公司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
中国社会科公司概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简介|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网站声明|联系我们